【支持力度】
(1)建设内容①生物协同强化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研发:利用功能微生物与模式工程生物蚯蚓,研发畜禽粪污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等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协同消减技术;筛选培育养殖粪污高效转化处理的蚯蚓生物品种,开发无抗高蛋白抗菌肽饲料与优质蚓粪有机肥;实现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功能产品化与养分资源化。②养殖废弃物循环消纳农田的氮磷与污染物智能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研发养殖废弃物的种植业安全消纳与循环利用技术,建立不同养殖废弃物输入模式下典型农田氮磷养分与重金属、激素、抗生素等污染物的田块与小流域尺度流失在线动态监测技术与装置,构建田块-小流域环境数据的多维度、高粒度和高密度的安全评价技术体系。③畜禽粪污种养一体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模式示范点建设:在规模化养殖企业周边种植区建立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技术示范基地,对微生物-蚯蚓畜禽粪污无害化、功能化和资源化技术,和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为一体的源头防控-过程监测-农作物高值产出的种养一体化绿色循环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与示范。(2)绩效目标①建立基于蚯蚓养殖的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1个;②筛选或培育养殖粪污高效转化处理的蚯蚓生物品种1个,无抗高蛋白饲料与优质蚓粪有机肥研发技术各1个;③建立种养一体化氮磷与重金属、激素、抗生素等有机污染物监测与防控的田间定位试验体系1套,构建田块与流域尺度氮磷流失在线监测系统1套;④形成种养一体化农业面源污染系统防控技术总结报告1份。(3)申报对象及条件①申报主体为省级从事畜禽粪污利用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的独立法人机构。②申报主体有利用生物处理畜禽粪污相关技术研究基础,有实施过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种养一体化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相关项目经验。在农业环境或耕地保育领域具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或观测站,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能推动示范点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形成可推广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③申报主体在畜禽粪污处理有关的研发和应用领域有较专业的人才队伍,有较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运作规范,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信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