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有关情况,并首次正式对外发布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40条首批授权事项清单。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40条首批授权事项对外公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发布会上透露,这40条授权事项包括六个方面,其中—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13条,营商环境方面8条,科技创新体制方面6条,对外开放方面7条,公共服务体制方面3条,生态和城市空间治理方面3条。目前,40条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已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公开。
宁吉喆表示,授权清单是改革方式方法的重大创新。综合授权有别于此前改革试点通常实行的“一事一议、层层审批、逐项审核”的授权方式,是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以清单式批量报批的方式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授权清单是批量授权的重要载体,是改革方式方法创新的重要体现。列入清单的事项实施备案管理,除明确要报批的事项,其他不再逐项报批。“这种方法本身就是重要的改革。”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综改方案探索空间前所未有,至少有“三个首次”
会上,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表示,综合改革试点至少有“三个首次”——
一是党中央首次为一座城市量身订做了新时代的改革总纲领;
二是首次采取“实施方案+授权清单”滚动推进的全新方式授权改革;
三是首次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地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改革环节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盘活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25%的闲置工业用地。
清单提到,将在深圳开展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试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后,重点做好未完成开发投资总额25%的闲置工业用地的处置工作,可以采取提供交易鉴证、预告登记等方式,优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保障交易安全。未经批准,工业用途不得改变。
深圳国企改革如何深化?
国企领导人增量业绩紧密挂钩激励薪酬
在深化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方面,清单提到两项具体举措——
一是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鼓励结合实际推行更为灵活、更具创新性的改革举措。
二是支持完善区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探索与企业市场地位和业绩贡献相匹配、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激励的薪酬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科技部:深圳的国家高新区范围覆盖整个深圳市
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透露,深圳的国家高新区范围将覆盖整个深圳全市。
徐南平表示,深圳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高新区要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而创新高地应该建在国家高新区,“深圳的国家高新区范围覆盖整个深圳全市。”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